内容概要:近年来,唐山市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系统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4+4+N"为框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巩固提升精品钢铁、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信息智能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N个未来产业。特别是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唐山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深化与雄安新区的产业协同,着力打造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配套基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优质产业资源导入,加速未来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上市企业:河钢股份(000709.SZ)、海泰新能(835985.BJ)、三友化工(600409.SH)、惠达卫浴(603385.SH)
相关企业: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瑞丰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唐山华达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文丰重工有限公司、河北华通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华润电力唐山丰润有限公司、中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唐山市拓又达科技有限公司、唐山英莱科技有限公司、唐山智诚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唐山三孚新材料有限公司、河北国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唐山陶瓷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河北省唐山市、新质生产力、精品钢铁、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信息智能、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4+4+N”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载体的先进生产力。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二、河北省唐山市经济运行情况
唐山市作为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首都经济圈战略支点,以及京津冀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沿海强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24年,唐山市经济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据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3.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6%,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0.6和0.2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61.1亿元,同比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5042.8亿元,同比增长6.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4300.0亿元,同比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6.6∶50.4∶43.0,其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尤为突出,达到58.9%,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贡献2.3%和38.8%,呈现出工业主导、三产协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近年来,唐山市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全面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工业经济发展呈现结构持续优化、动能加速转换、质效显著提升的喜人局面。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增长8.3%,超年度计划1.8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成功获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燕赵钢铁实验室作为全省首家省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营;数字化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10个钢铁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实现落地应用,工业技改投资规模稳居全省榜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10.9%的高速增长;产业集群培育成效显著,智能特种机器人产业跻身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3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首钢智新更是成为全市首家独角兽企业,实现历史性突破。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唐山市立足自身优势,精准培育新质生产力,全年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260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47家,新增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并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全市机器人企业总数增至222家,产业规模占据全省57.7%的份额。同时,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通过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全市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提升至62.1,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
近年来,唐山市多措并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项目建设方面,2024年全市统筹推进84个省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规模突破2000亿元大关,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成效显著,成功举办钢铁行业转型金融(唐山)推进座谈会议,创新开展钢铁企业融资服务,扎实推进"两新"再贷款工作,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金融支撑。此外,消费市场活力持续释放,创新开展"五进"促消费活动,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进社区、进农村、进高校、进展会、进赛事等多元形式,有效激发消费潜力,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
三、河北省唐山市新质生产力政策背景
2024年全国两会首次将"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其确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战略任务。在这一国家战略引领下,唐山市作为北方工业重镇,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面开启新质生产力培育新篇章。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唐山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唐山市推进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24-2026年)》《唐山市特色产业集群“共享智造” 行动方案》《强化创新引领 推进产业集群 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唐山市支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十一条措施》《唐山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工作推进方案》《唐山市优化营商环境若干规定》等政策。这一系列政策构建起"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环境优化"三位一体的政策支撑体系,为唐山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全方位制度保障。
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唐山市人民政府出台《强化创新引领 推进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着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能级。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底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突破6500亿元,培育超50亿元集群18个、超100亿元集群12个,构建市县联动、梯次发展的特色产业集群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方案重点部署"六大专项行动":一是创新发展引领行动,聚焦创新主体培育、成果转化、技术攻关和人才引育;二是共享制造应用行动,着力拓展应用场景、提升共享能力;三是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强化项目招引建设、推动产业链协同和绿色发展;四是数字化赋能行动,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五是品牌标准引领行动,提升质量品牌、强化标准建设和企业上市培育;六是优化发展环境行动,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创新治理模式、强化金融支撑。通过系统化政策供给,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
四、河北省唐山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唐山市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系统推进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4+4+N"为框架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布局上,重点巩固提升精品钢铁、绿色化工、绿色建材、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节能环保、海洋产业、信息智能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基因技术、人工智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N个未来产业。特别是在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唐山市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未来能源、前沿新材料三大领域,深化与雄安新区的产业协同,着力打造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产业配套基地。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和优质产业资源导入,加速未来产业项目落地实施,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优势。
作为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基地,唐山市的产业转型升级正在谱写新的篇章。2024年全市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增长8.4%,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4%,展现出传统支柱产业的强劲韧性。2025年2月,唐山市举行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82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530.6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338个(1437.3亿元)、复工项目490个(5093.3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呈现出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参与主体多元,国企、民企、外企同台竞技;二是质量效益突出,"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升;三是产业结构优化,纯钢铁项目已让位于高科技研发制造、高端装备、电子制造、文旅产业等新质生产力项目群。这一转变标志着唐山正从"钢都"向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演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五、河北省唐山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空间布局及产业链集群
唐山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城市,正以"一港双城三区多点"的空间格局为框架,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在环渤海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中,通过中心城区与曹妃甸城区的"双城联动",推动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向沿海集聚,同时培育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京津研发、唐山转化"的产业协同新模式。作为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唐山正构建起服务京津冀的现代物流网络和产业配套体系,2025年将实现与北京1小时交通圈全覆盖。
在空间格局优化方面,唐山创新实施差异化区域发展策略:北部涵养区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农业,中部核心区聚焦先进制造和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南部滨海区着力培育海洋经济和临港产业。四个市域副中心(迁安、遵化、滦州、乐亭)通过特色产业培育增强辐射能力,如迁安打造精品钢铁基地,乐亭发展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特色小镇建设突出"一镇一品",已培育出机器人小镇、陶瓷小镇等12个省级特色小镇,形成对主城功能的有效补充。
唐山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支点和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工业枢纽,其产业空间布局呈现出"沿海集聚、轴带联动、多极支撑"的鲜明特征,构建起"两主三副多点"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其中,"两主"发展极核包括:中心城区产业聚集区,重点培育数字经济、金融商务、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城市创新核心;曹妃甸产业聚集区则依托港口优势,集聚发展精品钢铁、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化工和港口物流等临港产业,形成国家级重化工业基地。"三副"产业支撑板块分别为:丰润轨道交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迁安精品钢材深加工与循环经济示范区,以及海港-乐亭新能源装备、现代物流和海洋食品产业带,共同构筑起唐山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多维支撑体系。这一空间布局既延续了传统产业优势,又为新兴产业发展预留了战略空间,充分体现了唐山作为老工业基地谋求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创新。
唐山市重点产业链企业呈现出"龙头引领、集群发展、创新驱动"的鲜明特征,通过链式布局构建起现代化产业版图。以首钢京唐、河钢唐钢为双引擎的钢铁产业集群突破千亿规模,中车唐山公司携手开元集团打造的轨道交通和智能装备制造体系正释放澎湃动能,海泰新能、华润电力、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等新能源和机器人领域领军企业矩阵持续突破技术前沿。当前,唐山市数百家重点企业逐步形成"4+4+N"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共同驱动着这座百年工业重镇向高质量发展新高度稳健迈进。
六、河北省唐山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目前,唐山市新质生产力培育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呈现“三快一强”特征:一是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成燕赵钢铁实验室等12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突破2000家;二是数字化转型提速,钢铁行业垂直领域大模型应用数量占全国15%,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指数达62.1;三是新兴产业集群成长迅速,机器人产业规模占全省57.7%,新能源装备产值年增25%以上;四是政策支撑体系强化,相继出台11项专项政策,设立50亿元新质生产力发展基金。未来,唐山市新质生产力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1、创新能级跃升趋势
依托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唐山将加速构建"实验室-中试基地-产业园"全链条转化体系。重点推进钢铁实验室与北科大等高校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到2027年实现十大钢铁关键技术突破。通过“凤凰英才”计划3.0版引进领军人才团队,预计研发投入强度将提升至2.8%,形成"京津研发-唐山转化"的良性循环。
2、数实深度融合趋势
工业互联网将成为传统产业升级核心驱动力。规划建设钢铁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推动80%规上企业实施“智改数转”,培育10个以上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数字孪生应用场景。曹妃甸港区将建成全球首个全流程智能化散货码头,数字经济增长贡献率有望突破35%。
3、产业集群进阶趋势
通过“链长制+产业集群”双轮驱动,重点打造四个千亿级新质生产力集群:曹妃甸新能源装备集群(氢能+风电)、高新区机器人集群(特种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丰润智能交通装备集群(动车+汽车电子)、南湖生物医药集群(医疗器械+创新药)。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将提升至40%,形成3-5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4、绿色低碳转型趋势
以钢铁行业为突破口构建全产业链减碳体系。实施“电炉短流程炼钢+CCUS”组合技术,规划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绿色氢能炼钢示范基地。同步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推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75%。预计到2028年,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28%,形成可复制的重工业城市低碳转型“唐山模式”。
在线订购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