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含氟聚合物,也称为含氟高分子材料,是指以C-C链为主链,在侧链或枝链上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氟原子的聚合物。含氟聚合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氟树脂、氟橡胶以及其他含氟聚合物。目前,我国主要含氟聚合物生产企业包括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中昊晨光、永和股份、大金氟化工、鲁西化工、中化蓝天等共25家,这些企业在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中,东岳集团含氟聚合物产品规模占20.4%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其次是巨化股份,市场份额为10.8%;第三为三爱富,市场份额为7.7%;中昊晨光以6.6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永和股份以5.5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
上市企业:东岳集团[00189]、巨化股份[600160]、三爱富[600636]、永和股份[605020]、鲁西化工[000830]、多氟多[002407]、昊华科技[600378]、永太科技[002326]、三美股份[603379]、金石资源[603505]、中欣氟材[002915]、巍华新材[603310]
相关企业:中昊晨光(自贡)氟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理文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梅兰化工有限公司、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杜邦公司、旭硝子株式会社、3M创新有限公司、戈尔股份有限公司、日本电工株式会社、吴羽化学工业公司、法国阿科玛公司、阿科玛有限公司、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佳能株式会社、索尔维特殊聚合物意大利有限公司、住友电器工业株式会社、科慕FC有限责任公司、东丽株式会社、NOK株式会社、圣戈本操作塑料有限公司、霍尼韦尔国际公司、施乐公司、株式会社东芝、埃勒夫阿托化工有限公司、旭化成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理光、NTN株式会社、美国3M公司、帝国化学工业公司、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奥西蒙特公司、中央硝子株式会社、索尔维公司、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索尔维莱克西斯公司、富士胶片商业创新有限公司、日本奥亚特克斯股份有限公司、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杜邦三井氟化物有限公司、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赫彻斯特股份公司、浙江大学、株式会社润工社、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三菱电机株式会社、通用电气公司、LG化学株式会社、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天津工业大学、住友电工超效能高分子股份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帝人株式会社、帕尔公司、云天化、兴发集团、瓮福集团、磷化集团
关键词:含氟聚合物产业链、含氟聚合物专利数量、含氟聚合物市场规模、含氟聚合物市场竞争格局、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展趋势
一、含氟聚合物行业定义及分类
含氟聚合物,也称为含氟高分子材料,是指以C-C链为主链,在侧链或枝链上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氟原子的聚合物。它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和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材料,其优异的耐化学腐蚀性、耐候性、电学和光学性能等使其在众多领域不可或缺。
含氟聚合物种类繁多,主要分为氟树脂、氟橡胶以及其他含氟聚合物。其中,PTFE、PVDF、FEP等氟树脂材料占据全球90%以上的氟树脂材料市场;氟橡胶包括聚烯烃类氟橡胶、亚硝基氟橡胶等多种类型;其他含氟聚合物则涵盖了含氟聚氨酯、含氟聚酰亚胺等多种材料,每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性能和应用领域。
目前,商用含氟聚合物可分为全氟化、部分氟化、结晶、半结晶和非结晶类别,已经商业化的品种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聚三氟氯乙烯(PC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合物(ECTFE)和聚氟乙烯(PVF)等,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
二、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展现状
含氟聚合物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34年德国科学家施洛佛和施勒发现了聚氯三氟乙烯(PCTFE),申请了第一个含氟聚合物专利,并于1937年获得授权。1938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罗伊·普兰科特在研究新型氟利昂时,意外发现了PTFE,正式打开了含氟聚合物的大门。1941年,有关PTFE的首件美国专利被批准。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含氟聚合物种类不断丰富,FEP、PVF、PVDF、PFA、ETFE、ECTFE等产品相继问世,含氟聚合物的产能规模和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截止2024年9月20日,全球含氟聚合物领域专利申请人按申请数量排名前50名中,外资企业的申请数量占绝对优势,日本大金以8983件专利排名第一,其次是杜邦公司,专利数量为5076件;再次是旭硝子、3M公司和戈尔股份,专利数在3000件以上。进入前50名的中国企业或高校仅3家,浙江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中昊晨光,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552、471和461件。
(注:截止日期为2024年9月20日,运用incopat、智慧芽等专利工具,对全球氟聚合物领域“申请公开专利”进行系统检索与分析,覆盖美国、中国、日本及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等国际专利数据库,涵盖全球17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创新成果。)
我国含氟聚合物产业起步较晚,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氟聚合物生产和消费国,产业体系完善,产品种类丰富。但仍面临"大而不强"的挑战,中低端市场饱和,竞争激烈,而在高端、专用及高附加值产品上,仍高度依赖进口,我国含氟聚合物产业亟须转型升级。步入“十四五”规划末期,我国氟化工产业步入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氟聚合物产业亦需实现从规模优势向技术引领的跨越。据统计,2016年至2025年10月14日,我国含氟聚合物专利申请数量共计2178件,2018-2023年分别为239件、252件、268件、214件、270件、277件。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三、含氟聚合物行业产业链
含氟聚合物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萤石、磷矿石和氢氟酸、氟气、硫酸、氯仿、甲烷、石脑油等原材料,以及相关生产设备等;行业中游为含氟聚合物生产;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新能源领域、光伏领域、航空航天与军工领域、建筑、石油化工、医药等领域。
萤石是含氟聚合物上游最核心矿产资源。我国萤石储量丰富,是世界上最大的萤石生产国之一。2024年我国萤石产量约660万吨,较2023年增加30万吨;预计2025年我国萤石产量约690万吨左右。
四、含氟聚合物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及格局
目前,我国主要含氟聚合物生产企业包括东岳集团、巨化股份、三爱富、中昊晨光、永和股份、大金氟化工、鲁西化工、中化蓝天等,这些企业在制冷剂、含氟聚合物、新能源材料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从竞争格局来看,东岳集团含氟聚合物产品规模占20.4%的市场份额,位居首位;其次是巨化股份,市场份额为10.8%;第三为三爱富,市场份额为7.7%;中昊晨光以6.6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四,永和股份以5.5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五。
2、代表企业
1)、浙江永和制冷股份有限公司
永和股份是一家涵盖氟化工原料开采、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全产业链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混合制冷剂系列产品生产及危险化学品经营。永和股份以现有产业链为基础,向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领域延伸,丰富公司产业链,打通上游原料通道,完善一体化布局,建立并强化成本优势,提升对市场变化敏感度,增强公司抗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能力。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永和股份含氟高分子材料产量4.99万吨,销量3.86万吨,实现营业收入15.81亿元。
2)、昊华化工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昊华科技所从事的业务主要涉及氟化工、电子化学品、高端制造化工材料及工程技术服务等行业。氟化工产业链完整,涉及氟碳化学品、氟聚合物、氟精细化学品和含氟锂电材料等,包含制冷剂、灭火剂、氟树脂、氟橡胶、含氟中间体、电解液等多样化产品,整体抗风险能力较强。含氟聚合物主要包括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全氟乙丙烯(FEP)、氟橡胶(FKM)等。
近年昊华科技在高性能氟聚合物领域的聚四氟乙烯树脂和氟橡胶方向布局的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2024年,积极应对PFAS管控风险,完成了非氟表面活性剂在氟橡胶全体系替代研究,在氟聚合物产业链上布局延伸,实现了二氟一氯甲烷、四氟乙烯、六氟丙烯等中间体的自产配套。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昊华科技生产含氟聚合物39087吨,销量38643吨。
五、含氟聚合物行业发展趋势
含氟聚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能,在众多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从氟树脂的耐化学腐蚀性到氟橡胶的耐高温和耐油性,再到其他含氟聚合物的多种优异特性,它们为现代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持。氟塑料在氟聚合物工业中仍然占主导地位,尤其是PTFE。目前,含氟聚合物的市场以每年5%-8%的增长率稳定增长。市场对含氟聚合物材料的进一步的需求将给原材料(如萤石)的采购带来压力,从而与全球钢铁、铝和化肥行业形成进一步的竞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含氟聚合物的应用领域还将进一步拓展,其研发和生产也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解决更多技术难题提供可能。未来有望在工程、制造、建筑、能源、电子和医药等所有领域增加含氟聚合物材料的使用。随着过去80年氟聚合物的发现和发展,化学家将成为未来新发现和新技术的核心。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开云app存款

2026-2032年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
《2026-2032年中国含氟聚合物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需求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6-2032年含氟聚合物投资建议,2026-2032年我国含氟聚合物未来发展预测及投资前景分析,2026-2032年对我国含氟聚合物投资的建议及观点等内容。
公众号
小程序
微信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