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荔枝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栽培果树,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在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但对霜冻较为敏感。其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播种、压条和嫁接。在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之间的地区,其中广东是最大的产区,福建、广西和海南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种植。由于荔枝具有显著的“大小年”特性,2024年恰逢“小年”,挂果量较低,再加上2023年的暖冬和2024年春季持续偏多的降雨,导致全国荔枝产量大幅下滑,总产量仅为172.79万吨,同比减产47%。然而,2025年1-2月,全国荔枝主产区气候以低温干旱为主,光照充足,全国主产区各品种成花良好。主栽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等平均成花率90.00%,主栽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鸡嘴荔’‘黑叶’‘怀枝’等平均成花率88.50%,新品种‘仙进奉’‘岭丰糯’‘无核荔枝’‘越州红’‘冰荔’‘井岗红糯’‘观音绿’‘仙桃荔’等平均成花率87.40%,为丰产奠定坚实基础。基于良好的成花情况和有利的气候条件,预计2025年中国荔枝产量将大幅回升,达到365.04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11.26%。
相关上市企业:百果园集团(02411)、八桂种苗(874473)、康农种业(837403)、隆平高科(000998)、史丹利(002588)、中化化肥(00297)、中国心连心化肥(01866)、诺普信(002215)、辉隆股份(002556)、丰乐种业(000713)、农发种业(600313)等。
相关企业: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祯州荔枝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荔铭农产品有限公司、茂名市名园农业有限公司、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海南王品果业开发有限公司、广州市仙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荔枝、市场规模、种植面积、产量、进口量、出口量
一、荔枝行业概述
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的果实。原产于中国南部,是亚热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常见的荔枝品种包括妃子笑、白糖罂、糯米糍、白蜡、仙进奉、黑叶、桂味、挂绿、玉荷包、无核荔枝、荔枝王、焦核荔枝、怀枝、水晶球荔枝、观音绿、灵山荔枝等。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主治病后体虚、津伤口渴、脾虚泄泻、呃逆、食少、瘰疬、疔肿、外伤出血。
荔枝是非呼吸跃变型果实,需在其感官最佳状态下成熟阶段采摘。因此,荔枝保鲜期短,销售性受限。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新商业模式对保鲜需求的变化,荔枝物流保鲜技术得到了较大发展。根据技术方法的不同,主要被划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保鲜方法。
二、荔枝行业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荔枝行业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2-1980年(产业恢复阶段),第二阶段是1981-1998年(快速扩张阶段),第三阶段是1999年至今(转型升级阶段)。
三、荔枝行业政策
近年来,随着荔枝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例如,2025年3月,茂名市农业农村局印发《2025年茂名荔枝定制工作方案》,通过整合农村、农业、企业及文旅等多方资源,创新和完善荔枝定制模式,深化荔枝产品全链条增值服务,提升荔枝区域公用品牌,实现荔枝产业增效和荔农持续增收。202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实施农产品“三品一标”行动,促进绿色、有机、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
四、荔枝行业产业链
荔枝产业链包括荔枝种植、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产业链上游为种苗培育与农资供应,科研机构和专业的种苗培育企业通过杂交、选育等技术手段,培育出优良的荔枝品种种苗,为荔枝种植提供优质的种苗资源。农资包括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产业链中游为荔枝种植管理、采摘分拣、保鲜加工。产业链下游为荔枝深加工、冷链运输、市场销售与文旅融合等,终端为消费者。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荔枝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五、荔枝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荔枝主产国主要集中于北半球,包括中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泰国、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等国家,而南半球的荔枝生产规模相对较小,主要分布在马达加斯加、南非、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地。作为荔枝的原产国和全球最大的生产国,中国在荔枝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从种植面积来看,2024年中国荔枝种植面积为785.13万亩。整体来看,中国荔枝栽培面积呈小幅下降的趋势,但降幅逐渐缩小,为全国荔枝生产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基础。从种植面积区域来看,广东为中国荔枝第一大主产区,2024年种植面积达403.27万亩,占比51.36%,其中茂名荔枝种植面积约140万亩。广西作为第二大产区,2024年种植面积达287.54万亩,占比36.62%。
荔枝作为典型的亚热带栽培果树,喜高温高湿、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在富含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中生长,但对霜冻较为敏感。其繁殖方式主要包括播种、压条和嫁接。在中国,荔枝主要分布于北纬18-29度之间的地区,其中广东是最大的产区,福建、广西和海南次之,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地也有少量种植。由于荔枝具有显著的“大小年”特性,2024年恰逢“小年”,挂果量较低,再加上2023年的暖冬和2024年春季持续偏多的降雨,导致全国荔枝产量大幅下滑,总产量仅为172.79万吨,同比减产47%。然而,2025年1-2月,全国荔枝主产区气候以低温干旱为主,光照充足,全国主产区各品种成花良好。主栽早熟品种‘妃子笑’‘白糖罂’等平均成花率90.00%,主栽中晚熟品种‘桂味’‘糯米糍’‘鸡嘴荔’‘黑叶’‘怀枝’等平均成花率88.50%,新品种‘仙进奉’‘岭丰糯’‘无核荔枝’‘越州红’‘冰荔’‘井岗红糯’‘观音绿’‘仙桃荔’等平均成花率87.40%,为丰产奠定坚实基础。基于良好的成花情况和有利的气候条件,预计2025年中国荔枝产量将大幅回升,达到365.04万吨,同比增幅达到111.26%。
中国荔枝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川、云南等六个省区。其中,广东是我国荔枝栽培最早的省份之一,荔枝种质资源最丰富、适栽地域最广、面积和产量最大、科研实力最强。广东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均超过全国一半、全球的三分之一,荔枝种植遍及97个县(市、区)。其中,茂名作为广东荔枝主产区,荔枝栽培历史超过2300年。从我国荔枝产量区域分布来看,2024年广东省荔枝产量为87.64万吨,同比减少51.01%,占比49.21%,主要是2023年7月荔枝采摘后至2024年2月,广东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高20.6%,降水充沛使得荔枝树秋梢生长时间长,大部分品种成熟期偏迟。此外,冬季低温天气不足也是造成去年广东荔枝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广西产量41.61万吨,同比减少59.43%,占比23.36%;海南荔枝产量17.5万吨,同比减少30%,占比为9.83%,位居第三。2025年是荔枝大年,荔枝树养分储备充足,结果能力增强,花芽分化比例高,预计全国各产区荔枝都将普遍丰收。预计2025年广东荔枝产量将达到206.26万吨;广西荔枝产量将达到114.51万吨;海南荔枝产量将达到18.4万吨;福建荔枝产量将达到13.26万吨;云南荔枝产量将达到7.73万吨;四川荔枝产量将达到4.88万吨。
据统计,2024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覆盖区域产量超过1万吨以上的品种16个,依次为‘妃子笑’‘黑叶’‘怀枝’‘白糖罂’‘桂味’‘三月红’‘双肩玉荷包’‘大红袍’‘仙进奉’‘糯米糍’‘白蜡’‘带绿’‘紫娘喜’‘进奉’‘兰竹’和‘无核荔枝’。其中,早熟品种'妃子笑'以62.79万吨的绝对优势领跑;‘白糖罂’产量7.95万吨。主栽中晚熟品种‘黑叶’位居第一,产量为18万吨;‘怀枝’产量9.35万吨;‘桂味’产量5.05万吨;‘双肩玉荷包’产量2.41万吨;‘糯米糍’产量1.57万吨。新品种‘仙进奉’产量1.67万吨;‘无核荔枝’产量1.05万吨。此外,四川地区‘大红袍’产量达1.79万吨,展现出区域品种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从鲜荔枝进出口数量来看,2024年我国鲜荔枝进口量为1.82万吨,同比下降41.29%,鲜荔枝全部从越南进口。2024年我国鲜荔枝出口量为1.39万吨,同比下降35.94%。2025年1-4月,中国鲜荔枝进口量为0.6吨,出口数量为5.58吨。
六、荔枝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中国荔枝行业已形成以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深圳百果园实业等为代表的多元化企业格局,其中广东中荔农业集团凭借出口贸易优势和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行业标杆,深圳百果园则通过完善的连锁零售网络占据消费终端主导地位。其他重要企业如广东祯州荔枝产业、茂名市名园农业、广东泽丰园等区域型企业依托产地资源深耕种植加工与贸易领域,海南王品果业通过规模化经营拓展热带水果市场,而广州市荔铭农产品等中小型企业则通过电商直播等创新模式参与市场竞争,共同构建了多层次、差异化的产业竞争生态。
1、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中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以中国荔枝出口和国内销售为基础,广东荔枝产业提升、荔枝特色产业建设为两翼,附以种苗、种植、保鲜科技研发为动力的农业集团企业。目前,中荔农业集团已签订32000亩合作种植基地,已构建完整的种植、加工、保鲜储存、冷链运输、产品出口销售等产业链条。2021年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评定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中荔农业集团主要经营红丽人荔枝、迟美人荔枝、妃子笑荔枝、桂味荔枝、无核荔枝、黑叶荔枝、仙进奉荔枝、糯米糍荔枝、玉荷包荔枝、井岗红糯荔枝等。
2、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
广东泽丰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广东省农业企业,设立于广东省茂名市荔枝、龙眼主产区――电白区。自2007年成立以来,主要从事水果、蔬菜的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仓储保鲜和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公司以“合作社+农科院+科研单位+农户+网络”为经营模式,形成集生产、科研、电商、销售、加工一体化的产业体系。公司所属的生产基地是广东茂名出口备案基地,获得“农业部热作物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省级农业现代农业园区”、“广东省菜蓝子基地”等称号。果园基地种植的荔枝、龙眼被认证为绿色食品;妃子笑荔枝更是获得了“广东名牌产品证书”。同时,公司发展的农产品高新技术产业荣获广东省“创新产业化示范基地”称号。公司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的荔枝酥粒、龙眼酥粒、火龙果脆片、菠萝蜜、凤梨(菠萝)、柠檬等水果脆片,已初成规模。发展果蔬深加工产业,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促进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当前,公司荔枝产品主要包括荔枝鲜果、妃子笑荔枝、冻干荔枝、荔枝干、荔枝酥粒、荔枝干果等。
七、荔枝行业发展趋势
1、品种优化与品质提升
未来,中国荔枝产业将更加注重品种改良与品质升级。随着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种植端将逐步淘汰低效益的老旧品种,转向发展优质、耐储运的新品种,如无核荔枝、冰荔等特色品种。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包括精准施肥、科学修剪和病虫害绿色防控,荔枝的糖酸比、果肉质地等内在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产地将更注重品牌化运作,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等方式突出区域特色,满足高端市场需求,推动产业从“量”向“质”转变。
2、气候适应性种植与风险管理
荔枝生产对气候条件敏感,尤其是花芽分化和开花期易受极端天气影响。未来种植模式将更加注重气候适应性调整,例如通过品种区域化布局、节水灌溉和微环境调控技术,降低干旱、寒潮等灾害风险。此外,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帮助果农更精准地监测果园环境,提前预警不利气候,减少损失。随着抗逆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荔枝产业的稳定性将逐步增强,减少“大小年”现象对市场供应的冲击。
3、消费市场多元化与国际化拓展
国内荔枝消费将从传统的鲜果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包括深加工产品(如荔枝干、果汁、果酒)以及休闲食品的开发,满足不同消费场景需求。同时,国际市场将成为重要增长点,随着冷链物流和保鲜技术的进步,中国荔枝的出口潜力将进一步释放,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和欧美高端市场。此外,电商平台和社区团购等新零售渠道的普及,将帮助荔枝更快触达消费者,缩短流通环节,提升产业效益。未来,中国荔枝产业将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协同发展,提升全球竞争力。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荔枝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荔枝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荔枝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荔枝行业企业运营分析,2025-2031年中国荔枝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分析,2025-2031年中国荔枝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