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医疗科技领域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规模为76亿元,同比增长109.94%。AI技术能够从海量影像中快速发现微小病灶,实现多种疾病的精准早筛,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支持。此外,AI医学影像产品类型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软硬件结合的模式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优选方案。
相关上市企业:联影医疗(688271)、万东医疗(600055)、迈瑞医疗(300760)、鹰瞳科技(02251)、东软集团(600718)、超研股份(301602)、云创数据(835305)、开立医疗(300633)
相关企业: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万东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数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市场规模、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现状、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AI医学影像)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对医学影像(如X光、CT、MRI、超声等)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治疗规划及预后评估的技术。其核心在于通过模拟人眼的视觉机制,自动提取影像特征,识别细微病变,并结合大数据与算法优化,提升诊断的准确性与效率。按功能分类,人工智能+医疗影像主要分为辅助诊断、治疗规划、预后评估、筛查与早期检测等。
二、行业产业链
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医疗影像设备、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影像采集与处理软件、云服务、网络运营平台、算法与数据平台等硬件设备、软件平台及服务等。产业链中游为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的开发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用于医疗机构、体检与影像中心、科研与教育机构等领域。
近年来,国内医院建设节奏加快,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更新与升级需求显著增加,这直接推动了医学影像设备的采购量。其次,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使得对高质量、高分辨率医学影像设备的需求持续增加。2024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693亿元,同比增长9.83%。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三、相关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支持和规范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的发展。2025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研究组建人工智能、医用机器人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通过技术规范统一、审批流程加速、创新生态构建、国际竞争力提升及安全伦理保障,推动行业从“技术验证”向“规模化应用”转型,助力中国在全球医疗AI竞争中占据先机。
四、市场规模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成为医疗科技领域的重要增长点。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规模为76亿元,同比增长109.94%。AI技术能够从海量影像中快速发现微小病灶,实现多种疾病的精准早筛,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辅助诊断支持。此外,AI医学影像产品类型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软硬件结合的模式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优选方案。
五、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发展趋势。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格局已经初步形成,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技术路径、商业模式和资源整合方面形成了差异化竞争态势。设备厂商如联影智能和万东医疗,依托其在高端医疗设备制造领域的硬件优势,构建了“设备+AI”一体化生态。这些企业通过将探测器与AI软件捆绑销售的方式抢占市场,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例如,联影医疗凭借其全产业链技术优势和本土化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内AI医疗影像领域的核心企业之一。
纯AI企业如推想科技和深瞳科技,则以高精度病灶识别和跨病种泛化能力为核心技术壁垒。这些企业主要通过向医院提供订阅服务实现商业化,专注于AI算法的研发和优化,为医疗机构提供精准的影像分析服务。
互联网巨头如腾讯觅影、平安好医生和百度灵医,凭借其在大数据整合与多场景适配能力方面的优势,布局了C端健康管理+B端医院合作的双线模式。这些企业通过整合海量的医疗数据,开发出适用于多种医疗场景的AI解决方案,推动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
科研机构如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自动化所,则聚焦于算法底层创新,例如小样本学习等前沿技术。这些机构通过技术授权和孵化初创企业的方式参与产业生态建设,为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领先的医疗科技企业,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覆盖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全流程的创新解决方案。其子公司上海联影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联影智能”)成立于2017年,是联影集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战略布局,专注于医疗AI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联影智能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融入医疗影像分析、智能诊断辅助、医疗数据管理、疾病预测、高端医疗设备创新和临床科研等多个关键环节。联影医疗推出了“元智”系列大模型,包括医疗视觉大模型、医疗语音大模型和医疗混合大模型,这些模型在多项任务上达到了业内SOTA(State-of-the-Art)水平。2024年,联影医疗营业收入为103.00亿元,同比下降9.73%;研发投入合计为22.61亿元,同比增长17.84%。
数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通过原创AI技术为医疗机构提供一站式数智化解决方案。公司以“数字人体”技术平台为核心,覆盖心、脑、胸、腹、肌骨、乳腺等人体重要部位,支持CT、MR、DR、超声等多模态影像筛查与诊断。数坤科技的多模态医疗大模型ShukunGPT在全球最大的中文医疗评测榜CMB中取得了SOTA排名榜单第一的成绩。数坤科技的ShukunGPT具备医学影像全器官和病灶的分割及检测、实时视频图像处理和电子病历分析等跨模态、跨学科的能力。
六、行业发展趋势
1、多模态数据整合与深度学习的深化,推动行业创新与融合
未来,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将朝着多模态数据整合与深度学习的深化方向发展。多模态数据整合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医学影像(如CT、MRI、超声等)以及临床数据(如电子病历、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融合分析。这种整合能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信息,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个性化治疗的效果。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AI模型的可解释性也将得到提高。通过可视化技术,医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AI模型的决策过程,从而增强对AI诊断结果的信任度。这种技术创新与融合将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在临床应用中的普及和深化。
2、从辅助诊断到全流程管理,行业应用场景拓展
未来,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的应用场景将从辅助诊断拓展到全流程管理。目前,AI在医学影像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辅助诊断,如肺结节检测、眼底病变筛查等。然而,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AI将在医疗影像的全流程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此外,AI技术还将应用于医疗影像的质控和管理,通过智能分析和预警系统,确保影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种全流程管理的应用模式将显著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医疗影像行业的智能化发展。
3、从标准制定到生态共建,行业政策与监管走向完善
国家药监局将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至30个,医疗器械审批周期缩短40%。医保支付体系纳入更多AI医疗服务,如慢病管理纳入DRG付费,推动商业化模式多元化。未来,政府将明确数据隐私保护与责任认定机制,并建立合成数据溯源体系与医生问责制度,确保AI生成内容(如合成影像、诊断建议)的合规性。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及发展趋势研判报告》共十章,包含国际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的重点企业,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的国内重点企业 ,2025-2031年中国人工智能+医疗影像发展前景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