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制造业等行业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交通事故伤害病例增多,各类意外创伤事件频发,带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临床需求不断攀升,此外,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对破伤风疾病的认知加深,主动寻求预防接种的人数显著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据统计,2022年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规模达32.3亿元,同比增长17.45%,但近两年,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施工面积下滑,从事房地产建设的劳动者也在不断减少,房地产建设劳动者作为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核心需求人群,其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需求,据统计,2024年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规模降至26.6亿元,其中,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占比超90%。
上市企业:卫光生物(002880)、上海莱士(002252)、华兰生物(002007)、赛伦生物(688163)
相关企业: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远大蜀阳生命科学(成都)有限公司、博晖生物制药(河北)有限公司、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诺一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玉溪九洲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层状金属复合材料行业壁垒、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政策、层状金属复合材料产业链图谱、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市场规模、层状金属复合材料竞争格局、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发展趋势
一、概述
破伤风是人体感染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导致的疾病。破伤风病死率高,重症病例在缺乏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趋近于100%。破伤风的常见感染途径有:尖锐物品刺伤引起的深伤口;粪便、土壤等含微生物的物体污染的伤口;动物咬伤;未及时处理或消毒不规范的伤口等。
破伤风的病死率高达30%-50%,若未得到及时规范的处理,病死率甚至可接近100%,破伤风虽可怕,但是可以预防,目前预防破伤风的生物制品有多种,既有主动免疫制剂,也有被动免疫制剂,其中,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是一类通过人工方式将外源性抗破伤风毒素抗体引入人体,以快速中和侵入人体的破伤风毒素,从而紧急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的生物制品。其作用机制是直接提供抗体,弥补人体主动免疫尚未产生(或不足)时的免疫保护空白,起效迅速但持续时间较短。
相比于主动免疫(疫苗接种后逐渐产生抗体的过程),被动免疫能更快地发挥保护作用,在紧急情况下尤为重要,特别是接种破伤风疫苗不足3剂者,或免疫接种史不详者,如伤口属于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在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的同时还应注射被动免疫制剂。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包含破伤风抗毒素、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等,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为患者推荐最合适的预防治疗方案。
二、市场政策
我国高度重视包括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在内的生物制品产业发展,相继发布《“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重庆市检验检测服务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品注册指导服务工作站建设的指导意见》《生物制品分段生产试点工作方案》《海南省关于进一步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和规范行业发展,为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产业链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上游主要包括血浆、细胞培养基、生物反应器、化学试剂、纯化介质等行业;行业中游为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研发、生产等环节;行业下游主要包括医疗机构、疾控中心等医药流通渠道以及终端消费者,国家卫健委规范了非新生儿外伤后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原则,对罹患破伤风的风险进行高风险(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未在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伤口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穿刺伤;撕脱伤;挤压伤;火器伤;烧烫伤及冻伤;存在未去除的缺血或坏死组织;伤口内有未去除的异物;已有感染征象伤口等)与低风险(6小时内进行医疗处理的浅表伤口,且未接触泥土、人或动物粪便及哺乳动物唾液等污染物)分级接诊,如:被钢筋扎伤的工地工人、被农具割伤的农民、被宠物咬伤的儿童等。
目前,包括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医疗机构为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最核心需求市场,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近年来,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医疗保健意识的增强、医保覆盖范围的扩大,我国不论医疗机构数量还是医疗卫生水平均取得重大突破,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达109.2万个,同比增长2.0%,其中,医院3.9万个,同比增长1.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同比增长2.3%,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持续增加带动被动免疫制剂的采购量持续增长。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四、发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制造业等行业工伤事故时有发生,民用汽车保有量增加导致交通事故伤害病例增多,各类意外创伤事件频发,带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临床需求不断攀升,此外,随着国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对破伤风疾病的认知加深,主动寻求预防接种的人数显著增加,进一步拉动了市场需求,据统计,2022年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规模达32.3亿元,同比增长17.45%,但近两年,随着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放缓,施工面积下滑,从事房地产建设的劳动者也在不断减少,房地产建设劳动者作为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的核心需求人群,其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需求,据统计,2024年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规模降至26.6亿元,其中,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占比超90%。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目前,我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市场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格局不一,在破伤风抗毒素领域,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占据重要地位,2024年以销量计算其在我国破伤风抗毒素市场份额达65.8%,是行业龙头,此外,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也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属于国内该行业的主要竞争企业。
与破伤风抗毒素相比,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市场竞争企业较多,包括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武汉中原瑞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国药集团武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远大蜀阳生命科学(成都)有限公司、绿十字(中国)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博晖生物制药(河北)有限公司、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贵州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泰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广东卫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华兰生物工程重庆有限公司、诺一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此外,随着科技进步,近年来,新型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产品不断涌现,如:珠海泰诺麦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斯泰度塔单抗注射液于2025年获批上市,作为全球首款重组抗破伤风毒素单克隆抗体药物,打破了传统被动免疫制剂的格局,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所处行业为血液制品行业。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液、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中分离、提纯或由重组 DNA 技术制备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蛋白或细胞组分的统称,主要有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等三大类产品。2024年卫光生物营业总收入达12.03亿元,毛利润5.04亿元,毛利率为41.88%。
(2)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江西生物制品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涵盖生物制品研发生产、实验用动物饲养及生物技术推广服务、药品检测和检验、药品研发、药物安全评价及相关技术服务,核心产品包括破伤风抗毒素(免疫球蛋白)先后荣获“第七届亚细安中医药学术大会金奖、江西省优秀新产品”等多项荣誉,获评“江西省赣出精品、江西名牌”称号。公司生产销售能力突出,产品已出口至3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服务全球超十亿用户,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美誉度持续提升。
六、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领域将不断引入新技术,一方面,单克隆抗体和重组DNA技术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开发出更稳定、更高效的生产方法,减少对人血浆的依赖,提高产品产量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生产工艺将不断优化,如采用更先进的分离纯化技术,生产出更纯净、更安全的免疫球蛋白产品,此外,冷链物流升级使基层医疗机构覆盖率不断提高,县域市场贡献率逐年递增,随着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在破伤风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将日益重要,基层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包含2020-2024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主要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企业或品牌竞争分析,2025-2031年中国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