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中国蒽油行业作为煤化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环保政策趋严、技术迭代加速及下游需求结构调整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深度转型与结构性分化。2025年上半年,中国蒽油产量为155.23万吨,同比下降1.25%;蒽油消费量为156.22万吨,同比下降0.26%。
相关上市企业:山西焦化(600740)、永东股份(002753)、安阳钢铁(600569)
相关企业:信诺立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天元化工有限公司、中国旭阳集团有限公司、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吉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中农联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浙江大东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蒽油、蒽油市场规模、蒽油行业现状、蒽油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蒽油是从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焦油是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其中含有多种复杂的有机化合物。蒽油是通过蒸馏煤焦油切取280℃~360℃的馏分,其一般为黄绿色油状液体,室温下有结晶析出,结晶为黄色,有蓝色荧光,能溶于乙醇和乙醚,不溶于水,部分溶于热苯、氯苯等有机溶剂,有强烈刺激性。遇高温明火可燃,主要组成物有蒽、菲、芴、苊、咔唑等。
二、行业产业链
蒽油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煤焦油、有机溶剂等原材料,以及蒸馏塔、萃取设备、结晶设备、精馏设备、余热回收设备等生产设备。产业链中游为蒽油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木材防腐、燃料油、染料、农药、塑料、医药等领域。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蒽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三、行业现状
中国蒽油行业作为煤化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在环保政策趋严、技术迭代加速及下游需求结构调整的多重作用下,正经历深度转型与结构性分化。2025年上半年,中国蒽油产量为155.23万吨,同比下降1.25%;蒽油消费量为156.22万吨,同比下降0.26%。
作为蒽油的核心原料,煤焦油价格在2025年上半年呈现断崖式下跌,直接传导至蒽油生产成本,导致蒽油价格失去支撑。具体来看,煤焦油深加工企业开工率在2025年持续低迷,部分企业因亏损被迫减产,进一步加剧市场供应宽松局面。2025年6月底,中国蒽油行业价格为3455元/吨,同比下降21.89%。
2025年6月最后一周,中国蒽油行业毛利润为-44.26元/吨,同比下降133.21%,亏损程度较去年同期显著加剧。尽管煤焦油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下滑,理论上为生产企业释放成本空间,但环保政策趋严形成的合规成本逆势上行。根据《成品油流通高质量发展意见》要求,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升级油气回收系统、双层罐防渗措施及在线监控设备,单站改造费用可达数百万元,直接推高单位生产成本。这种"原料成本下降但合规成本上升"的特殊现象,导致成本红利未能转化为利润空间。同时,下游消费市场需求持续疲软,带动价格下滑,且价格下滑又未能有效刺激需求回升,反而因市场对后市预期悲观,导致采购意愿进一步收缩。这种"价格下跌-需求萎缩-预期转差"的恶性循环,将行业推入深度调整期。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蒽油行业竞争格局在环保政策趋严、技术迭代加速及市场需求结构调整的多重作用下,呈现出“龙头企业主导、技术驱动分化”的显著特征。山西焦化作为行业龙头,其年煤焦油加工能力超200万吨,蒽油产量位居行业前列。公司通过引进法国蒽精制技术,精蒽纯度达90%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领域。
山西焦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山西焦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位于山西洪洞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是一家集煤焦化的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煤炭综合利用企业。公司拥有30万吨/年煤焦油加工能力,主要产品包括蒽油、硫酸铵、工业萘、沥青、洗油、酚类、炭黑、甲醇、苯类等41种。公司是全国首批82户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山西省重点发展的优势企业,主导产品冶金焦被评为“中华国货精品”“山西标志性名牌产品”,是国内焦化产业的龙头企业之一。蒽油领域,公司通过引进法国蒽精制技术,精蒽纯度提升至90%以上,产品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等高端领域。2024年,山西焦化蒽油产品营业收入为1.45亿元,同比下降30.04%;蒽油产品毛利率为-5.15%,同比增加4.10个百分点。
山西永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对煤焦油资源深入研发及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品质炭黑产品、煤焦油精细加工产品和新材料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公司在蒽油深加工领域具有全产业链优势,拥有“煤焦油加工+炭黑生产+尾气发电+精细化工新材料”的可持续循环产业模式。公司通过不断积累与创新,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并在蒽油深加工领域拥有“一种煤焦油蒽油脱硫脱灰及生产超导电炭黑方法”和“一种煤焦油精咔唑的提纯方法”两项发明专利。公司拟募资不超过3.65亿元投向蒽油深加工项目,实现关键原材料自给,进一步推动公司产品结构优化升级。2024年,永东股份营业收入为42.28亿元,同比下降7.35%;研发投入金额为1.31亿元,同比下降6.50%。
五、行业发展趋势
1、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碳减排技术成核心驱动力
2025年《焦化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要求,所有新建焦化项目必须配套高效脱硫脱硝催化剂系统,推动行业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企业通过蒸汽动力系统优化、低温余热高效利用及换热网络集成优化等技术,实现节能降碳。例如,千万吨级炼厂通过蒸汽动力系统优化,每年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3万~6万吨;而换热网络集成优化技术则能使常减压装置能耗下降1~3千克标准油/吨,减排二氧化碳2万~5万吨/年。此外,碳捕集与封存(CCUS)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成为新增长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实施倒逼出口型企业加速低碳工艺研发,采用生物质原料替代煤焦油的第四代催化剂技术有望在2027年进入中试阶段。行业龙头如宝泰隆、永东股份已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在催化反应机理优化、废催化剂再生技术等方面建立技术护城河,未来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
2、技术升级推动高端化,新材料应用拓展新边界
蒽油加工技术正朝高活性、高选择性、长寿命方向突破。2025年第三代分子筛催化剂实现关键突破,催化效率较传统产品提升40%,单吨煤焦油处理能耗降低15%,助力企业单位产品成本下降约1200元/吨。蒽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商业化加速,齐鲁石化工程取得的“蒽油加氢制清洁燃料油精制反应系统”专利,通过一级过滤器和二级过滤器的配合使用,大幅提升过滤效率,推动蒽油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在应用领域,蒽油从传统炭黑原料向新能源材料深度渗透。2025年锂电池负极材料用沥青基碳纤维、核石墨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占比大幅提升。此外,蒽油在环保型产品(如低硫、低毒、低挥发性蒽油)及生物质原料替代煤焦油的技术研发中潜力巨大,第四代催化剂技术有望在2027年进入中试阶段。
3、市场需求结构分化,新兴市场与差异化策略成突围关键
传统需求领域(如炭黑)因出口疲软而萎缩,2025年1-6月炭黑企业平均开工率同比下降,蒽油采购量大幅减少。但新兴领域需求逆势增长,锂电池负极材料、核石墨等高端应用成为新支点。国际市场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因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成为中国蒽油出口的新增长点。企业需通过差异化策略应对变化:山西焦化等龙头依托全产业链布局稳居高端市场,而永东股份等中小企业则通过溶剂法提纯技术、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成本领先。未来,具备技术研发与产业链整合能力的企业将主导行业,深耕精细化工与新能源材料领域的企业将占据先机。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蒽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蒽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蒽油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共十二章,包含2025-2031年中国蒽油行业发展趋势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蒽油行业投资前景趋势分析,2025-2031年蒽油行业投资风险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