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年来,衡阳市立足"一核两电三色四新"特色产业格局,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衡阳将在延续这一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稳五进三"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能级全面提升。其中,"一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打造国家级核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两电"涵盖电气设备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三色"指代有色金属(有色)、盐卤化工(白色)、钢管及深加工(黑色)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新"则布局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等新兴增长点。作为核心战略的"稳五进三","稳五"旨在巩固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五大优势产业;"进三"重点突破智能计量衡器、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为衡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关企业: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有限公司、金杯电工衡阳电缆有限公司、恒飞电缆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长高森源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五矿铜业(湖南)有限公司、耒阳市焱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衡阳建滔化工有限公司、衡阳爱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广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衡阳山泰化工有限公司、古汉中药有限公司、湖南恒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核二七二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机油泵股份有限公司、湖南美湖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衡阳镭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凯铭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康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湖南超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体系、核技术应用、电气设备、电子信息、有色金属、盐卤化工、钢管及深加工产业、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生态农业产业
一、新质生产力行业概述
新质生产力(New Quality Productive Forces),是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的新的词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总的来说,新质生产力是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特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载体的先进生产力。它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二、湖南省衡阳市经济运行情况
衡阳市作为中南地区的重要战略节点城市,在湖南省"十四五"规划中被明确赋予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重要定位,承担着辐射带动湘南地区经济、文化、交通发展的核心职能。2024年,衡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三高四新"战略部署,以"制造立市、文旅兴城"为双轮驱动,全面推进区域中心化建设,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据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491.69亿元,同比增长5.4%,经济总量持续扩大。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增势最为强劲,增加值达1423.36亿元,增速达6.9%;第三产业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增加值2580.77亿元,增长5.1%;第一产业增加值487.56亿元,增长2.7%,三大产业协同发展态势明显,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衡阳正加速从传统老工业基地向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转型,以"制造立市"为核心战略,多措并举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在产业升级方面,创新实施"原地倍增+招引新增"双轮驱动:一方面推动五矿铜业等55家示范企业实现产值倍增,新增产值超百亿元,钢管及深加工、智能视听产业成功跻身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88家;另一方面引进圆通速递湘南总部基地等30个10亿元以上项目,吸引中航集团、京东集团等30家"三类500强"企业落户。园区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五好"园区发展主阵地。项目建设全面提速,50个省级重点项目、400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突破1100亿元。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新增上云企业近1.2万家,建成智能制造企业142家,带动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0%,其中高加工度工业增长11.5%,高技术制造业增速同比提升20.1个百分点,新旧动能转换成效显著。
衡阳市深入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2024年以创新驱动为引擎,全面激发城市发展活力。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创新投入大幅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同比增长19%,彰显城市创新动能;二是创新平台加速集聚,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8家,其中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湖南)建成投用,衡钢成功获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三是创新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全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559家,通过认定46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30亿元,同比增长14.6%;四是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镭目科技"核反应堆用液位测量系统研制"项目获批湖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310件,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政策背景
2024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明确其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衡阳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紧扣产业升级需求,先后出台《衡阳市培育大健康产业实施方案》《衡阳市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衡阳市推进营商环境创优提质若干举措》《进一步优化惠企政策 支持企业降本 增效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试行)》《关于全面落实"三高四新"美好蓝图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支持政策(试行)》等政策,形成"顶层设计-产业培育-金融赋能-环境优化"的全链条政策矩阵,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衡阳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提出“稳五进三”战略:以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等五大优势产业为根基,推动稳健增长与集群升级,力争输变电产业年产值增长超20%;以智能衡器计量、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为突破口,加速产业培育与场景创新;同时深化科技创新赋能,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原地倍增”与新兴产业承接转移,并高标准建设“五好”园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共进,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四、湖南省衡阳市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衡阳市立足"一核两电三色四新"特色产业格局,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引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衡阳将在延续这一产业格局的基础上,创新实施"稳五进三"发展战略,推动产业能级全面提升。其中,"一核"聚焦核技术应用产业,打造国家级核技术应用示范基地;"两电"涵盖电气设备和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三色"指代有色金属(有色)、盐卤化工(白色)、钢管及深加工(黑色)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四新"则布局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等新兴增长点。作为核心战略的"稳五进三","稳五"旨在巩固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电子信息、核技术应用五大优势产业;"进三"重点突破智能计量衡器、资源循环利用、数字经济三大新兴产业,为衡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五、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产业空间布局及产业链集群
衡阳市立足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创新采用"无区划布局、一体化推进"的规划理念,系统构建"一江四屏、一圈一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该格局以湘江及其一级支流为生态主轴,打造贯通全域的滨水生态廊道;依托外围九峰山、四方山等自然山体构筑四重生态屏障;重点培育以中心城区为核心,联动南岳区、衡南县等周边县区的现代化城镇圈;着力打造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耒阳-常宁-祁东城镇发展带。规划强化"双轴驱动"发展模式,以京广、湘桂两大交通走廊为骨架,科学划定城镇发展、生态保护和农业特色三大功能分区,通过完善差别化政策体系,构建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为实施"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的空间支撑和要素保障。
衡阳市立足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构建了"一核一圈一带"的产业空间布局体系。以中心城区为核心打造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核心引擎,依托"西南云大"城镇群构建辐射湘南的都市经济圈,联动耒阳、常宁、祁东三地形成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经济带。在产业发展策略上,实施"三化联动"战略:支柱产业高端化(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智能化(盐卤化工、纺织服装等)、新兴产业规模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等),着力构建"4+4"现代产业体系。
在新质生产力培育方面,衡阳市创新打造"双区驱动、多点支撑"的空间载体。北部创新智造区:整合高新区、白沙洲等园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建设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基地;南部转型示范区:以耒阳经开区、水口山经开区为双核,打造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产业链;特色产业节点:布局衡东泵业、常宁纺织、祁东储能等10个专业园区,培育"一县一特"产业生态。通过实施"创新三工程",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培育体系。
衡阳市企业呈现多元化与专业化并进的发展格局,在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等传统优势领域,集聚了如特变电工衡阳变压器、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等一批实力雄厚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同时,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核技术应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湖南凯铭电子科技、湖南天雁机械、衡阳镭目科技、古汉中药等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势,成为行业新势力,共同构建起衡阳市以传统产业为根基、新兴产业为引擎的企业生态体系。
六、湖南省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趋势
衡阳市正通过"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未来产业孵化化"的发展路径,构建具有衡阳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系。2025年衡阳市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趋势如下:
1、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崛起并进
衡阳市正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同时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形成“传统产业焕新+新兴产业崛起”的双轮驱动模式。以输变电装备、有色金属、盐卤化工等优势产业为基础,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提升竞争力;同时,智能衡器计量、数字经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
科技创新正成为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建设科创平台、推动产学研合作,衡阳市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与此同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衡阳市积极推广绿色技术、建设绿色产业基地,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3、开放合作与政策支持双重保障
衡阳市将深化开放合作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兴市场。同时,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优化营商环境,为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在开放合作与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衡阳市新质生产力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线订购
文章转载、引用说明: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
1.可全文转载,但不得恶意镜像。转载需注明来源(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
2.转载文章内容时不得进行删减或修改。图表和数据可以引用,但不能去除水印和数据来源。
如有违反以上规则,我们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力。
版权提示: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