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5642亿元增长至7316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7534亿元。目前,自动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物流仓储、医药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等多个领域。
一、定义及分类
自动化设备是指能够在无人干预或较少人工干预的情况下,按照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完成一系列操作和任务的设备。这些设备融合了机械、电子、计算机、传感器等多种技术,实现了生产、加工、检测、运输等环节的自动化运行。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制定产业政策与规划,推动技术创新,制定和监管行业标准,以促进自动化设备行业协调发展并提升技术水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宏观上调控行业,审批重大项目,管理价格与监管市场竞争秩序,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科学技术部则为科研项目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鼓励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前沿技术研究,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这些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为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资源调配、技术创新推动等多方面的支持与监管。
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等。中国自动化学会在自动化设备行业发挥着多方面的作用,包括组织学术交流活动来推广技术,参与标准制定以规范行业,还重视人才培养教育。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对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在机械工程与自动化融合方面予以引导,鼓励传统机械制造向自动化制造转变;开展行业调研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助力企业决策;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让国内企业展示成果的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等。
2、相关政策
近年来,我国政府推出许多相关政策促进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发展,如《关于智慧口岸建设的指导意见》,政策鼓励建设自动化无人码头,将直接推动港口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增长。包括但不限于自动化装卸设备、集装箱转运设备、堆垛设备以及智能监控和调度系统等,这些都将成为港口智能化升级的必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设施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集装箱自动化转运和堆垛、运输工具行驶路径智能规划调度等功能,自动化设备行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这将促使行业内企业加大技术投入,推动相关技术的突破和进步等。
三、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自动化设备行业的技术壁垒主要体现在高集成度和复杂制造工艺上。该行业融合了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个领域的技术,需要具备强大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制造工艺水平。新进入的企业若想在技术上取得突破,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创新。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设备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新进入的企业需要紧跟技术潮流,不断更新和优化产品,以保持竞争力。这种技术上的持续投入和创新要求,构成了自动化设备行业的重要进入壁垒。
2、人才壁垒
自动化设备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极高,特别是在软件、硬件、结构设计、电磁兼容等方面需要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水平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高的成本,且市场上这类人才相对稀缺。新进入的企业在招聘和组建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技术团队时,会面临较大的困难。同时,自动化设备行业的竞争也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已有企业往往会通过提供更好的薪酬待遇和职业发展机会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这进一步增加了新进入企业在人才方面的壁垒。
3、客户壁垒
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客户壁垒主要体现在客户对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高度关注上。由于自动化设备往往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一旦出现故障或质量问题,将直接影响生产线的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因此,客户在购买自动化设备时,非常看重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厂商的品牌知名度和售后服务能力。新进入的企业在缺乏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积累的情况下,很难获得客户的信任和认可。此外,已有企业往往会通过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和优质的售后服务来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这进一步增加了新进入企业在客户方面的壁垒。
四、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原材料(如钢材、铝材、塑料)和核心部件(如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PLC等)的供应,以及工业控制软件等,为设备制造奠定基础。中游涉及自动化设备的设计、制造与系统集成,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解决方案,生产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设备,并将多个设备整合为高效协同的系统。下游则聚焦于应用领域,包括制造业(汽车、电子、化工等)、物流与仓储、医疗、能源和农业等,通过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从上游来看:产业链上游是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的基石,其提供的原材料和核心部件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成本和技术水平。上游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决定了传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而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整体效能。同时,原材料和核心部件的价格波动以及供应链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设备的生产成本和交付周期。
从下游来看:产业链下游是自动化设备行业实现价值的关键环节,其需求和应用场景直接影响行业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创新。下游应用领域如制造业、物流、医疗、能源和农业等领域的多样化需求推动了自动化设备的定制化设计和功能优化。




































2、行业领先企业分析
(1)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汇川技术,全称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3年,如今市值已达约1600亿元。作为中国工业自动化控制与驱动技术的领军企业,汇川技术不仅提供驱动、控制、电机、精密机械等多层次、多产品、多领域的综合解决方案,更在光、机、电、液、气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实力。汇川技术在自动化设备业务方面布局广泛,涵盖了变频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如PLC和CNC)、气动元件、工业视觉系统、传感器、高性能电机、高精密丝杠,以及工业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持续的创新精神,在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具有显著的市场地位,其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制造业的众多领域。2023年,汇川技术营业收入达304.2亿元,同比增长32.21%。2024年1-9月,汇川技术营业收入为253.97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6.22%。
(2)苏州赛腾精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赛腾股份成立于2001年,最初是一家主要从事自动化生产设备的公司。在成为苹果合格供应商后,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赛腾股份的自动化设备业务主要布局于3C自动化(消费电子检测/组装设备)、半导体设备、新能源汽车设备三大板块。在3C自动化领域,公司提供自动化组装设备和检测设备,以及治具类产品,助力客户提高生产效率及良率。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公司通过收购无锡昌鼎和日本Optima,成功涉足晶圆检测设备和封测设备领域。在新能源汽车设备领域,公司提供汽车发动机IMS传感器装配线、电机转子组装线等多种装配线、检测线,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自动化需求。2023年,赛腾股份营业收入为44.46亿元,同比增长51.74%。2024年1-9月,赛腾股份营业收入为31.94亿元,同比上年同期增长21.77%。
五、行业现状
近年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加速和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不断增加。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5642亿元增长至7316亿元。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7534亿元。目前,自动化设备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工程机械、石油化工、冶金、物流仓储、医药制造、消费电子、半导体产业等多个领域。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技术进步。在一些基础的自动化设备制造方面,如简单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输送设备等,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生产技术。国内企业通过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在部分关键技术领域有所突破。
六、发展因素
1、机遇
(1)制造业升级需求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自动化设备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制造业升级不仅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更强调产品的质量和个性化定制能力。自动化设备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工具,能够显著提高生产线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满足市场对高质量、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在制造业升级的背景下,企业纷纷加大对自动化设备的投入,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不仅为自动化设备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也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成为制约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企业开始寻求自动化解决方案来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自动化设备不仅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力成本,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为自动化设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同时,这也促使企业加大在自动化设备领域的研发和创新投入,以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和降低成本。
(3)新兴技术融合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的快速发展,为自动化设备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新兴技术与自动化设备的融合,催生了新的应用场景和解决方案。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设备的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生产线的整体效率和灵活性。新兴技术的融合不仅提升了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和功能,也推动了自动化设备行业的创新和升级。
2、挑战
(1)技术复杂性高
自动化设备行业面临的技术复杂性是一大挑战。由于自动化设备需要融合机械设计、电气控制、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等多个领域的技术,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积累与创新要求较高。这种高度的技术复杂性不仅增加了项目实施的难度,也推高了研发成本。此外,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传感器技术、控制算法、机械传动方式等不断涌现,企业需要不断跟进这些新技术,否则设计出来的设备很容易在短时间内就落后。这要求企业具备强大的技术实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挑战。
(2)国内市场低价竞争
自动化设备行业在国内市场面临着低价竞争的挑战。由于市场上自动化设备供应商众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企业采取低价策略进行竞争。这种低价竞争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低价竞争往往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下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同时,低价竞争也限制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入,阻碍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人才短缺挑战
自动化设备行业还面临着人才短缺的挑战。由于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较高,而市场上既懂机械又精通电气控制、软件编程的复合型人才相对稀缺,这直接制约了行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人才短缺导致企业在招聘和组建技术团队时面临较大困难,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风险。为了应对人才短缺的挑战,企业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七、竞争格局
汇川技术在通用自动化、电梯一体化和新能源汽车等业务布局广泛,产品涵盖变频器、伺服系统等多类核心产品。埃斯顿聚焦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与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博众精工在消费电子、智能仓储物流和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制造方面设备齐全。运泰利专注定制化设备服务于多行业且注重智能检测与装配技术研发。博杰股份着力于自动化测试与组装设备,在消费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发挥作用。赛腾股份以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为主并探索其他行业。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少数大型企业综合实力强,技术研发、产品类型和市场覆盖度方面领先,如汇川技术。众多中小企业专注细分领域,如赛腾股份在消费电子自动化设备某环节深耕。企业在不同业务领域竞争,也在各自专长方向差异化竞争,同时还面临国际企业竞争压力,促使企业不断创新提升竞争力。
八、发展趋势
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正迈向智能化、国产化与集成协同化的新阶段。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得益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应用,使得生产线更加高效、精准,同时数据分析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国产化进程加速,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优势,正逐步打破国际垄断,形成自有品牌和市场,不仅降低采购成本,还增强了供应链的稳定性。此外,集成化与协同化发展成为新趋势,多功能集成设备与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协同控制,进一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整体效益。这些发展趋势共同推动着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向更高效、智能、自主的方向发展,为全球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对有明确来源的内容注明出处。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稿酬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与您沟通处理。联系方式:gaojian@chyxx.com、010-60343812。
![2024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各产业加速完成智能化升级进程,国内自动化设备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b388a599ab8b82a70e79838a8b0d600efa11727f.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4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未来前景分析:各产业加速完成智能化升级进程,国内自动化设备应用需求日益增长[图]
近半个世纪以来,全球自动化设备行业发展迅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同时行业发展水平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近几年来,随着人机智能交互、工业机器人、物联网、5G通信、新材料等技术手段不断向智能化、无人化、一体化发展,智能制造产业升级需求带动自动化设备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因此随着我国在智能装备方面的持续投入,国内自动化行业得以迅速发展,下游应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长速度较快。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已从2019年的5642亿元增长至7316亿元,为国内各产业领域自动化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硬件支持。
![2022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博杰股份vs科瑞技术[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330/99d4e8a78387e45474dcca8da0b56041c69dec09.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2年中国自动化设备行业重点企业对比分析:博杰股份vs科瑞技术[图]
从2020-2022年博杰股份及科瑞技术的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情况来看,博杰股份的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有所下降,科瑞技术的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逐年上涨,2022年两企业的自动化设备营业收入分别为10.48亿元以及25.22亿元。
![2023年中国3C自动化设备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产业链体系庞大,市场空间广阔[图]](http://img.chyxx.com/images/2022/0408/55d853aceb464ffcf6fad7c27bbd7795797b1b5a.png?x-oss-process=style/w320)
2023年中国3C自动化设备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产业链体系庞大,市场空间广阔[图]
面对日益火爆的中国市场,国外主要机器人品牌川崎重工、库卡和安川等纷纷加快了中国市场的步伐。据统计,截至2022年全球3C自动化设备市场规模约为503.79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规模约为40.23亿美元,美国市场规模约为49.24亿美元,日韩市场规模约为36.5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