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已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品牌型号多样,国内同类型产品与国际知名品牌在生产能力、制造水平、产品质量、可靠性上已经日趋接近,并且与国际品牌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实现充分竞争,此外,随着全球压缩机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受出口市场需求的推动,我国空气压缩机的产量也随之高速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空气压缩机产量达7868万台,需求量达6115.3万台,市场规模达663.1亿元,产品均价约为1084.3元/台。
上市企业:开山股份(300257)、鲍斯股份(300441)、汉钟精机(002158)、东亚机械(301028)、欧圣电气(301187)、鑫磊股份(301317)
关键词:空气压缩机发展历程、空气压缩机产业链、空气压缩机发展现状、空气压缩机竞争格局、空气压缩机发展趋势
一、概述
空气压缩机(英文为:aircompressor)是气源装置中的主体,它是将原动机(通常是电动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气体压力能的装置,是压缩空气的气压发生装置。按结构或原理类型不同,空气压缩机可以分为容积式和动力式,其中,容积式又可以分为往复式和回转式,而回转式又可以分为滑片式、螺杆式、涡旋式、液环式和转子式。
我国空气压缩机三种经营模式主要包括原始品牌制造商(OBM)、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与原始设备制造商(OEM)三种模式。目前,国内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具备产品自主开发能力的生产商已经实现了从OEM到ODM的转型;部分优势企业已开始向OBM方式过渡。
二、发展历程
我国空气压缩机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1999年之前我国市场上主要的压缩机产品为活塞式压缩机,下游企业对螺杆式压缩机的认识不足,需求量不大,2000年之后,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螺杆式压缩机下游行业的飞速发展带动国内螺杆式空压机市场需求猛增,螺杆式压缩机销量进入井喷状态,市场上一时间出现大量的螺杆式压缩机生产企业,螺杆式压缩机生产企业进入高速发展期。2011年之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螺杆式压缩机市场增速相对放缓,大量小型压缩机生产企业的存在使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在前期发展过程中注重技术积累的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逐步显现,永磁变频螺杆式空压机、两级压缩螺杆式空压机、无油螺杆式空压机等提倡节能减耗、绿色环保的机型,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产业链
1、产业链结构
空气压缩机行业上游主要包括钢材、铝合金等金属材料供应商以及电机、阀门、钢铁铸件等零部件供应商,其中,金属材料价格和质量直接影响空气压缩机的制造成本和性能,而零部件多为标准化机电产品,其供应稳定性对空压机生产至关重要;行业中游为空气压缩机生产制造;行业下游为应用市场,涵盖机械、化工、石化、冶金、采矿、电力等诸多领域。
2、上游
从上游成本结构来看,包括钢材、铝合金、电机、阀门、钢铁铸件在内的直接材料占比最大,超60%,因此,空气压缩机企业需要与上游建立长期稳定且深度协同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要对关键材料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与管控,通过定期审核、技术帮扶等方式,确保材料质量稳定,满足产品高精度、高可靠性要求,从源头把控成本与品质;另一方面,可推动与供应商的联合研发,基于产品迭代需求,共同探索新型、低成本且性能更优的材料,降低直接材料采购成本,同时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力。
3、下游
从下游需求来看,目前,机械为我国空气压缩机最大需求市场,占比高达42.36%,其次为化工和石化领域,约占11.93%和11.65%,其余领域占比均不足10%。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四、发展现状
随着机械、化工、石化、冶金、采矿、电力等下游市场的飞速发展,带动空气压缩机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据统计,2024年全球空气压缩机市场规模达319.36亿美元,同比增长4.0%,与此同时,随着工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各行业对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空气压缩机作为工业领域的耗能设备,其节能改造需求也日益增长,同时,随着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下游企业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促使空气压缩机企业不断研发节能产品,以满足市场对节能、环保设备的需求。
从国内市场来看,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已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品牌型号多样,国内同类型产品与国际知名品牌在生产能力、制造水平、产品质量、可靠性上已经日趋接近,并且与国际品牌相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优势,市场实现充分竞争,此外,随着全球压缩机产业向中国的转移,受出口市场需求的推动,我国空气压缩机的产量也随之高速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空气压缩机产量达7868万台,需求量达6115.3万台,市场规模达663.1亿元,产品均价约为1084.3元/台。
五、竞争格局
1、整体格局
目前,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竞争格局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一是国际著名企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阿特拉斯、英格索兰、美国寿力以及台湾复盛等,这些企业具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设计能力,在全球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尤其是在高端产品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其二是具备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水平的国内优势企业,这些企业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与国际企业的差距逐步缩小,部分领先企业产品水平已达到或赶超国外领先企业;其三是不具备自主研发生产能力,主要从事外购主机进行装配的空气压缩机企业。
其中,以阿特拉斯、英格索兰、美国寿力为代表的国际企业,进入我国空压机市场时间较长,前期投入大量资本已在我国形成较大生产规模,其专有产品、专有技术、专有材料等实现了部分市场垄断,长期建立的品牌形象与完善的管理体系使其拥有较高的客户忠诚度,在我国空压机高端市场处于优势地位;而以开山股份、鲍斯股份等为代表国内优质企业,具备螺杆主机、电机自主设计制造能力,且产品具有性价比优势,实现了对外资产品的部分替代,同时,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国内企业经营理念逐步与国际接轨,开始转变经营模式,由生产型制造商向服务型制造商转变,为下游企业提供动力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及空压机合同能源管理等,开始与国际企业展开全方位的竞争。
此外,我国还有大量的内资生产企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激烈,这些企业仍停留在购置主机组装生产的阶段,受制于产品结构单一、技术附加值低等因素,目前低端空压机产品市场趋于饱和,利润空间不断缩小,往往依靠价格战来争夺市场份额,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整体来看,现阶段,外资及其附属品牌企业仍然占据我国空气压缩机市场较大份额,而内资企业相对规模较小,除部分优质企业外,普遍存在产业集中度低、缺少高端技术、低水平产能比重过大、产品同质化严重等现象,国内空气压缩机企业需要通过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结构调整等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从营收情况来看,2024年开山股份营业总收入达42.35亿元,居榜首,其次为汉钟精机和鲍斯股份,2024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74亿元和23.21亿元。
2、行业内代表企业分析
(1)开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开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压缩机业务板块起步于滑片式空压机,经过活塞式空压机、再到拥有核心技术的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虽然最近的数年时间里,压缩机业务收入还主要集中在螺杆空气压缩机,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成功开发了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离心式气体压缩机、包括氢压缩机在内的大型螺杆气体压缩机、干式无油螺杆空气压缩机、磁悬浮鼓风机/真空泵/空气压缩机、变节距干式真空泵、低温液体膨胀机等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其中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批量投放市场,走过了“0-1”、“1-10”的市场推广阶段。此外,应用于氢能社会的 530bar 干式无油高压往复氢压缩机研发预计在年内完成测试,这是款具有极高技术含量,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品,将帮助公司适应未来市场需求,持续成长。除上述产品外,公司拥有高压往复式压缩机、涡旋压缩机、单螺杆压缩机等不同技术路径的压缩机产品,并拥有螺杆鼓风机、螺杆真空泵、离心鼓风机等流体机械产品,以及谱系完整的压缩空气后处理设备、制氮机、制氧机产品。2024年开山股份营业总收入达42.35亿元,其中,压缩机系列产品收入29.02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68.52%。
(2)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汉钟精机股份有限公司专门从事螺杆式压缩机相应技术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主要产品有螺杆式制冷压缩机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中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主要应用于制冷工业中的大型商用中央空调设备和冷冻冷藏设备,螺杆式空气压缩机主要应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2024年汉钟精机营业总收入完成36.74亿元,其中,压缩机(组)业务收入20.3亿元,占营业总收入的55.25%。
六、发展趋势
在“双碳”目标及一系列环保政策推动下,节能减排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空气压缩机产品将不断向低耗能、低排放演进,永磁变频螺杆空气压缩机等节能型产品市场份额会持续扩大,成为市场主流,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发展,空气压缩机将具备更强大的智能功能,如实时监测、自动诊断与报警、智能调控、能耗分析、远程控制等,通过集成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技术,可对关键运行参数实时监控,实现产气量与用气需求精准匹配,还能通过预测性维护系统减少设备停机时间。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九章,包含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行业市场需求分析,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行业前景预测与投资建议,中国空气压缩机整体行业转型升级与战略选择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