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热轧薄宽钢带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家电等多个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产量为1.08亿吨,同比增长1.58%。尽管房地产市场面临一定的调整,但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其他下游行业的需求保持了相对稳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强度、轻量化热轧薄宽钢带的需求显著增加,成为推动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工艺方面,ESP无头轧制技术、薄带铸轧工艺等先进技术加速普及。以日照钢铁ESP产线为例,其通过连铸连轧一体化设计,实现0.8-1.2mm极薄规格热轧带钢的批量生产,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70%。
相关上市企业:包钢股份(600010)、首钢股份(000959)、华菱钢铁(000932)、新钢股份(600782)、马钢股份马钢股份马钢股份(600808)、安阳钢铁(600569)、鞍钢股份(000898)
相关企业:鞍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鞍钢集团资源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商中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热轧薄宽钢带、热轧薄宽钢带市场规模、热轧薄宽钢带行业现状、热轧薄宽钢带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述
热轧薄宽钢带是一种通过热轧工艺生产的厚度小于3mm,宽度不小于600mm的钢材。热轧是指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过程。对于钢来说,其再结晶温度一般在700-900℃左右。在热轧过程中,钢坯在高温状态下经过多道次的轧制,最终形成薄宽钢带。按表面质量分类,热轧薄宽钢带可以分为普通表面质量热轧薄宽钢带和高表面质量热轧薄宽钢带。
二、行业产业链
热轧薄宽钢带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废钢、合金元素等原材料,以及高炉、电炉、转炉、加热炉、高压水除鳞机、定宽压力机、粗轧机、飞剪、精轧机、卷取机等生产设备。产业链中游为热轧薄宽钢带生产制造环节。产业链下游主要应用于建筑、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行业。建筑行业是最大的消费领域,但随着房地产市场增速放缓,而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了高强度薄规格热轧带钢的应用。此外,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对高附加值热轧薄宽钢带的需求增长迅速,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自2020年"三道红线"政策实施以来,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持续收紧,而资金压力导致部分项目延期,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竣工面积为2.26亿平方米,同比下降14.90%。从资金来看,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同比下降6.2%,资金压力明显。与此同时,随着保交楼政策接近尾声,房企投资逐渐恢复到“以销定投”的正常轨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竣工面积。而竣工面积的下降直接导致对热轧薄宽钢带的需求减少。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三、行业现状
热轧薄宽钢带作为一种重要的基础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机械制造、家电等多个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产量为1.08亿吨,同比增长1.58%。尽管房地产市场面临一定的调整,但汽车、家电、机械制造等其他下游行业的需求保持了相对稳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强度、轻量化热轧薄宽钢带的需求显著增加,成为推动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从生产工艺方面,ESP无头轧制技术、薄带铸轧工艺等先进技术加速普及。以日照钢铁ESP产线为例,其通过连铸连轧一体化设计,实现0.8-1.2mm极薄规格热轧带钢的批量生产,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70%。
根据中钢协数据显示,中国热轧薄宽钢带出口数量从2021年的119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1242.9万吨,出口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带来的需求增加,以及中国钢材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特别是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基建项目和制造业的扩张为中国热轧薄宽钢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2025年上半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出口数量为498万吨,同比下降25.3%。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部分国家对中国钢材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限制措施,进一步加剧了出口市场的不确定性。
四、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竞争激烈的企业竞争格局。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国有大型钢铁企业、民营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宝武集团、鞍钢集团、首钢股份等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凭借规模优势、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在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河钢集团、江苏沙钢集团、建龙钢铁等企业紧随其后。这些企业通过不断扩张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和提升技术水平,努力提升市场份额。
湖南华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实现了工艺现代化与装备大型化。其子公司华菱涟钢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并配套冷连轧和涂镀加工生产线,具备高效生产热轧薄宽钢带的能力。此外,华菱钢铁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例如申请的“热轧薄带荷叶边板形缺陷改善方法”专利,通过优化工作辊窜辊区间和带钢跑偏方向,显著提升了热轧薄带的成材率与产品质量。华菱钢铁的热轧产品涵盖工程机械用钢、热轧汽车结构钢、管线钢、热轧高强钢等多个系列,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桥梁建筑等领域。其高端产品如1500MPa级超高强钢已成功切入特斯拉、比亚迪等头部车企供应链,展现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强大竞争力。此外,华菱钢铁的产品还应用于港珠澳大桥、北极圈亚马尔项目等国内外超级工程,市场影响力显著。2025年一季度,华菱钢铁营业收入为300.75亿元,同比下降18.52%;归母净利润为5.62亿元,同比增长43.55%。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拥有多条先进的热轧带钢生产线,如迁钢2160mm、京唐2250mm等热轧带钢生产线,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装备和技术,如CVCPLUS板形控制技术、层流冷却技术等。此外,首钢股份还致力于技术创新,如开发超快冷技术以提高冷却能力和产品性能,实现了高性能钢材的稳定生产。首钢股份的热轧产品系列丰富,包括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汽车用钢、高强度用钢等。其石油天然气输送管用热轧宽钢带获得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AAAAA级质量分级认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覆盖长输管线、抗酸管线、海底管线等多个类别,供应西气东输等国内外重点工程。2025年一季度,首钢股份营业收入为265.33亿元,同比下降10.18%;归母净利润为3.28亿元,同比增长1449.36%。
五、行业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加速,引领行业高端化发展
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技术驱动的深刻转型。以无头轧制技术(ESP、MCCR等)为代表的工艺革新成为核心驱动力。例如,日照钢铁通过5条ESP产线实现全球最大规模的无头轧制生产,成功量产0.8mm极薄规格带钢,能耗较传统工艺降低40%-70%,成材率提升1%-2%。此外,宝武钢铁引入德国西马克MES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控,效率提升20%以上;鞍钢集团研发的“超低碳排放冶炼技术”使吨钢碳排放降低40%,凸显绿色制造突破。行业龙头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推动产品向高精度、高性能方向升级。中冶华天振石集团项目采用全氧燃烧技术、绿电能源管控系统,实现碳中和生产,引领全球极薄热轧材与零碳制造标杆。
2、市场需求结构深刻变化,新兴领域成为增长主引擎
下游应用领域的需求分化加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汽车、家电、船舶等行业对高强度、耐腐蚀钢带的需求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推动热轧薄宽带钢应用,高强钢、先进高强钢(AHSS)在底盘、车身结构件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新兴领域如光伏、风电设备制造成为新增长点。2024年全国镀锌铝镁产能达2283万吨,主要用于光伏支架、风电塔筒等场景,替代传统镀锌产品趋势显著。建筑领域虽整体需求放缓,但装配式建筑、高寒地区护栏等细分市场对高品质钢带的需求保持稳定,推动行业向定制化、高附加值方向演进。
3、政策与环保双轮驱动,行业洗牌与全球化布局并行
政策环境对行业发展的导向作用日益显著。随着国家对钢铁产能和碳排放双控的实施,推动产量向高端产品集中。2025年超低排放改造进入“深水区”,未达标企业面临限产或停产风险,加速中小企业退出,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国际竞争方面,全球热轧薄宽钢带市场增长放缓。中国企业通过技术输出(如宝武向印度提供ESP产线技术)和海外建厂(河钢集团东南亚钢厂)实现市场多元化。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机会研判报告》共十三章,包含2025-2031年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发展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2025-2031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投资风险分析,2025-2031年中国热轧薄宽钢带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建议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