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况:2021年以前,由于技术发展不成熟,国内BIPV项目较少,多为示范性或标志性光伏建筑项目;BAPV才是分布式光伏的主流。2021年以来,BIPV行业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先后出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我国“十四五”及未来BIPV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将BIPV提升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高度。“整县推进”政策激活了BIPV市场,资本市场因此掀起了一波BIPV投资热潮,推动我国BIPV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BIPV新增安装量约为11140MW;累计安装量约为28129MW。大力发展BIPV,是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相关上市企业:精工钢构(600496)、东南网架(002135)、森特股份(603098)、方大集团(000055)、江河集团(601886)、海南发展(002163)、ST瑞和(002620)、龙元建设(600491)、隆基绿能(601012)、晶科能源(688223)、天合光能(688599)等。
相关企业:惠州嘉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金粤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日托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山瑞科新能源有限公司等。
关键词:BIPV、光伏组件产量、BIPV屋顶市场空间、BIPV幕墙市场空间、新增安装量、累计安装量
一、BIPV行业概述
BIPV即Building Integrated PV,是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技术是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即通过建筑物,主要是屋顶和墙面与光伏发电集成起来,使建筑物自身利用太阳能生产电力,以满足建筑物本身的用电需要。BIPV指光伏发电系统与建筑物同时设计、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BIPV按应用场景可分为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光伏采光顶、预制光伏墙和光伏遮阳板;按照材料可分为晶硅型和薄膜型;按表现形式可分为建材型和构件型。
二、BIPV行业发展历程
BIPV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近30年前。1991年,旭格公司在德国慕尼黑最大的建筑行业展会上推出了“光电幕墙”,此后将太阳能光伏阵列与建筑构体相结合,德国、日本、美国、西班牙等国家建成了大量BIPV系统工程。2004年,中国在深圳园博园和北京天普工业园中建成了国内首批BIPV项目,此后也有若干BIPV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基于BIPV设计的建材产品。
三、BIPV行业政策
在目前世界上已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中,水能、风能、潮汐能的可用量较小,满足不了人类的客观需求,核裂变虽然产生的能量巨大,但存在不可控性及安全问题。相较之下,在可合理预期的期间内,太阳能作为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性、安全性、广泛性、持久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诸多优点。因此,太阳能是目前人类已知可利用的、清洁安全且能够满足人类未来需求的最佳能源选择。BIPV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推动铁路行业低碳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多维度推动BIPV发展。
四、BIPV行业产业链
BIPV产业链上游为零部件生产商,主要包括光伏零部件和建筑材料。其中,光伏零部件包括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光伏支架等。上游光伏零部件行业竞争较为激烈,市场集中度高,其技术发展将推动BIPV发电效率的提升,为BIPV应用推广奠定基础。BIPV行业产业链中游为BIPV系统集成商,以江河集团、森特股份、东南网架为代表,主要产品包括光伏屋顶、光伏幕墙、太阳能电池和其它储能设备等。BIPV产业链下游为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地标建筑等。
BIPV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光伏电池等光伏组件,可以细分为晶硅和薄膜两种技术路线,以及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生产环节。近年来,我国在光电、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建设投入持续增加,新能源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正不断提升。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光伏、风电等新能源领域的零部件环节迎来更多的投资机会和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我国光伏组件行业产能建立投入正不断增加,产业供应能力日益增强。数据显示,中国光伏组件产量从2017年的76GW增长至2024年的588GW,年复合增长率为33.95%。未来,在光伏组件快速增长的产量助推下,BIPV行业将得到稳定发展。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
五、BIPV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BIPV行业正在迎来持续增长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开始将光伏技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BIPV主要两个应用场景是屋顶和立面,屋顶对应的产品是光伏顶,立面的产品主要是光伏幕墙。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屋顶市场空间为917.26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空间将达到3667.73亿元。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BIPV幕墙市场空间为65.69亿元,预计2027年市场空间将达到4573.42亿元。
2021年以前,由于技术发展不成熟,国内BIPV项目较少,多为示范性或标志性光伏建筑项目;BAPV才是分布式光伏的主流。2021年以来,BIPV行业得到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先后出台《“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和《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我国“十四五”及未来BIPV行业发展的目标和路径,将BIPV提升到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高度。“整县推进”政策激活了BIPV市场,资本市场因此掀起了一波BIPV投资热潮,推动我国BIPV装机容量快速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BIPV新增安装量约为11140MW;累计安装量约为28129MW。大力发展BIPV,是发展绿色建筑、有效降低建筑能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六、BIPV行业企业格局和重点企业分析
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BIPV系统集成商作为行业关键参与者,凭借较高的技术壁垒和进入门槛,展现出较强的盈利潜力。当前市场主要由光伏企业和建筑企业两大主体构成:光伏企业依托产业链优势,覆盖上游产品制造和中游系统集成,既能提供定制化BIPV产品,又能承担整体安装服务;建筑企业则以建筑围护、钢结构、幕墙等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参与竞争。随着建筑低碳化要求的提升,传统光伏屋顶发电已难以满足建筑物整体用电需求,这将驱动BIPV应用场景从单一屋顶向建筑立面延伸,包括幕墙、围护结构等多元化方向扩展,从而实现建筑物更高水平的能源自给。
1、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为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福祉”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提供绿色建筑系统和高品质医疗健康服务,坚持主业发展战略,旗下拥有江河幕墙、承达集团、港源装饰、梁志天设计集团、Vision等行业知名品牌,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幕墙与光伏建筑、室内装饰与设计、眼科医疗等专业领域居世界领先水平。公司主营业务分为建筑装饰业务和医疗健康业务两大板块。数据显示,2024年江河集团建筑装饰服务营业收入为212.66亿元,同比增长6.86%。公司建筑装饰业务新增订单约270.49亿元,同比增长4.68%,其中幕墙及光伏建筑业务新增订单约为172.05亿元,同比略增0.17%,虽然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但在整体行业严峻形势的背景下仍维持了稳健增长态势;室内装饰及设计业务展现出韧性增长活力,新增订单约98.44亿元,同比增长13.62%。在国内建筑装饰行业上市公司中,公司新增订单总量已连续三年蝉联行业榜首,充分彰显了公司在建筑领域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2、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森特士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为人类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企业使命,主营业务涉及BIPV业务、高端建筑金属围护业务和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治理业务三个领域,体现了公司一贯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坚守。公司在BIPV业务领域公司持续深化“双品牌”战略,以“好屋顶,好光伏,无忧质保25年”的品质保障,继续加大力度在新能源行业延伸,除了在传统工业厂房布局光伏屋顶,还进一步将应用场景拓展到文体场馆、煤棚改造、产业园区、机场等新的应用场景,一批代表性项目陆续落地,彰显了公司对产品质量的自信以及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刻践行。2024年森特股份BIPV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14亿元,同比增长68.82%。新签约BIPV项目112个,同比增长62.23%,签约金额23.35亿元,同比增长51.75%。
七、BIPV行业发展趋势
1、政策驱动与标准完善
未来,中国BIPV行业将在政策持续加码下加速发展。国家层面将进一步细化建筑光伏一体化标准,推动强制性光伏建筑应用比例提升,并可能出台专项补贴或绿色金融支持政策。地方政府将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差异化激励措施,如提高分布式光伏并网优先级、优化审批流程等。同时,跨部门协作将加强,住建、能源、交通等领域政策协同,推动BIPV在公共建筑、工业园区、交通枢纽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行业标准体系的完善,如防火、结构安全等规范,将进一步提升市场规范化程度,降低投资风险。
2、技术创新与成本下降
技术进步将成为BIPV市场扩张的核心驱动力。高效薄膜电池(如钙钛矿)的商用化将拓宽BIPV在建筑立面和异形结构中的应用,提升美观性与发电效率。建材光伏一体化技术(如光伏幕墙、光伏瓦)的成熟,将降低建筑改造成本,增强市场接受度。此外,智能化技术(如AI发电预测、数字孪生运维)的引入,将优化系统效率,提高投资回报率。随着规模化生产推进,BIPV的初始投资成本有望进一步下降,缩短回收周期,推动更多商业和民用项目落地。
3、商业模式与市场生态成熟
未来BIPV行业将探索更多创新商业模式,如“光伏+储能+微电网”综合能源服务,提升项目经济性。能源合同管理(EMC)、屋顶租赁等模式将降低业主资金压力,加速工商业屋顶光伏渗透。此外,碳交易市场的完善可能使BIPV项目通过绿电交易或碳减排收益获得额外回报。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强,光伏企业、建筑厂商和能源服务商将深化合作,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BIPV从示范项目向规模化应用转变,最终实现建筑能源自给与低碳化目标。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2025-2031年中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投资方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共九章,包含中国BIPV行业重点区域市场调研,中国BIPV行业主要企业经营分析,中国BIPV行业投融资分析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