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贵金属材料种类多样,且各具特色。贵金属包括金(Au)、银(Ag)、铂(Pt)、钯(Pd)、钌(Ru)、铑(Rh)、铱(Ir)、锇(Os)八个元素。贵金属材料因其稀缺性、高耐腐蚀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工业、科技、金融和奢侈品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科技、高端制造等产业重要的原材料。在黄金市场方面,中国的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2024年,国内原料产金377.242吨,同比增长0.56%;黄金消费量985.31吨,较2023年减少9.58%。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同时,随着新能源、高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贵金属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为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2024年中国稀贵金属产业市场规模为17634.97亿元,较2023年增加1027.94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18733.71亿元。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迅速,贵金属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上市企业:凯立新材(688269.SH)、凯大催化(830974.BJ)、苏州固锝(002079.SZ)、贵研铂业(600459.SH)、福达合金(603045.SH)、聚和材料(688503.SH)、有研新材(600206.SH)、帝科股份(300842)、西部材料(002149)、浩通科技(301026)、温州宏丰(300283)、陕西瑞科(430428)、西诺稀贵(873575)
相关企业:恩智浦半导体有限公司、英飞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亚德诺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意法半导体(ST)集团、赛灵思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阿尔特拉Altera公司、美高森美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莱迪思半导体有限公司、深圳市立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至上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福克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贵金属材料市场规模、贵金属材料市场竞争格局、贵金属材料代表企业经营现状、贵金属材料行业发展前景、贵金属材料产业链
一、贵金属材料行业定义及分类
在我国,贵金属因其独特的化学性质、经济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而备受关注。贵金属材料种类多样,且各具特色。贵金属包括金(Au)、银(Ag)、铂(Pt)、钯(Pd)、钌(Ru)、铑(Rh)、铱(Ir)、锇(Os)八个元素,其中以铂为代表的铂、钯、钌、铑、铱、锇又被称为铂族金属。按金属密度可将贵金属分为轻贵金属和重贵金属;纯贵金属材料、贵金属与其他元素组成的材料统称为贵金属材料,包括贵金属催化剂、贵金属浆料、贵金属电接触材料等。
二、贵金属材料行业发展现状
贵金属是科技、高端制造等产业重要的原材料,尤其是铂族金属,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应用于催化剂、电子材料等领域,但其储量有限。中国铂族金属资源极度匮乏,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种类繁多且品位较高,在我国铂族金属工业中地位愈发重要。2023年中国贵金属矿产储量约为7.5万吨,其中银矿储量占比约95%,铂族金属储量仅约占0.11%。
铂族金属极度匮乏,铂族金属二次资源种类繁多且品位较高,在铂族金属工业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消费国,2023年我国金属铂总需求量为69.5吨,同比增长4.35%;铂金供应总量为103.9吨。而金属钯供应端主要包括是矿产、回收再生和进口。在矿产方面,2023我国钯金总供应量达31.4吨,而消费量达到85.5吨,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在黄金市场方面,中国的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原料产金377.242吨,同比增长0.56%;黄金消费量985.31吨,较2023年减少9.58%。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2024年中国稀贵金属产业市场规模为17634.97亿元,较2023年增加1027.94亿元;预计2025年约为18733.71亿元。
相关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发布的《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三、贵金属材料行业产业链
贵金属材料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矿产勘探、开采、冶炼等得到金(Au)、银(Ag)、铂(Pt)、钯(Pd)、钌(Ru)、铑(Rh)、铱(Ir)、锇(Os)八类贵金属;行业中游为把上游八类贵金属与其他元素材料加工成贵金属材料;由于贵金属拥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例如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化学稳定性等,下游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器、光伏/太阳能电池、工业电器、新能源装备、燃料汽车电池、半导体芯片、贵金属装饰等产品,终端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子信息、电气、新能源、石油化工、生物医药、环境保护、航天、军工等领域。在下游经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贵金属废料经过回收、提纯,可提取得到高纯度贵金属,实现贵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
四、贵金属材料行业竞争格局
1、主要企业
我国贵金属材料市场发展相对较晚,市场竞争企业有大型跨国企业、国内龙头企业及其他中小型的贵金属材料制造企业。大型跨国企业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品牌等优势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龙头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部分贵金属材料市场实现了国产替代。我国贵金属材料市场主要企业有贵研铂业、有研新材、聚和材料、帝科股份、苏州固锷、西部材料、浩通科技、福达合金、温州宏丰、凯大催化、凯立新材、陕西瑞科、西诺稀贵等。
2、代表企业
1)贵研铂业
贵研铂业是集贵金属系列功能材料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贵金属领域系列核心技术和完整创新体系,承担国家贵金属领域80%以上科研项目累计3000余项,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贵研铂业贵金属特种功能材料营业收入50.24亿元,贵金属信息功能材料营业收入2.07亿元,贵金属前驱体材料营业收入20.03亿元,贵金属工业催化剂材料营业收入0.48亿元,机动车催化净化器营业收入10.29亿元。
2)有研新材
有研新材主要从事稀土材料、微光电子用薄膜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稀有金属及贵金属、红外光学及光电材料等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是我国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的骨干企业。在贵金属功能材料领域,贵金属电子装联材料、贵金属超细丝材、贵金属超薄带材等高端新材料完成工艺固化及产业化建设,具备批量化制备及市场大规模推广交付的能力,产品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企业公告数据显示,2023年,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108.22亿元,其中,铂族营业收入58.88亿元,占总营收的54.40%。2024年前三季度,有研新材实现营业收入67.59亿元。
六、贵金属材料行业发展趋势
贵金属材料(如金、银、铂、钯、铑、铱等)因其稀缺性、高耐腐蚀性和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工业、科技、金融和奢侈品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贵金属作为避险资产的需求将继续保持旺盛。同时,随着新能源、高科技等产业的快速发展,贵金属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为市场规模的增长提供新的动力。此外,各国政府对贵金属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出台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技术研发支持等政策,为贵金属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随着我国工业发展迅速,贵金属材料需求持续增长,市场空间广阔。在技术进步、环保、市场需求增长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中国贵金属材料产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力度,企业竞争力增强,国产替代加速;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探索和采用非贵金属材料作为替代品以降低成本、提高可持续性和改善供应链稳定性。贵金属市场规模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在全球经济和金融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www.xtrasounds.com)发布的《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是中国领先产业咨询机构,提供深度产业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网址 及定制服务等一站式产业咨询服务。您可以关注【开云电竞官方网站下载安装 】公众号,每天及时掌握更多行业动态。


2025-2031年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
《2025-2031年中国贵金属材料行业市场全景分析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贵金属材料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贵金属材料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